自從老婆肚子有了消息,身為未來父親的我也已採購了奶瓶、奶嘴、包巾、紗布衣…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日常用品,但最重要也最傷荷包的嬰兒床、嬰幼兒推車和嬰幼兒汽車座椅卻遲遲無法決定! 直到近來,因為家中長女呼之欲出,只好趕緊來看看出院後就會用到的汽座和相關性最高的推車了!

===== 以下為個人主觀意見 =====


嬰幼兒推車

Stroller source:Kevin Poh

網路上看了許多心得和資料後,首先可分作兩大類:

  1. 歐系車:
  • 優點:空間大、行進穩
  • 缺點:重、收車不易、佔用空間大
  1. 日系/台系車:
  • 優點:輕巧、單手收車
  • 缺點:崎嶇路面易不穩或彈跳、如在車上掛東西有"倒頭栽"的可能

接著依照個人的需求,歸納出以下幾點: 1. 雙向: 老婆希望就算不結合提籃也能看著寶寶 2. 好收: 老婆獨自帶寶寶出門時,能夠獨立作業 3. 座位空間可調整: 隨著寶寶長大,希望也能坐得舒服 4. 置物空間大: 希望能多放點東西,就能少拿點東西 5. 置物空間好收放: 除了多放東西也希望能好放好拿 6. 遮陽範圍廣: 除了上半身,也希望腳腳不要曬黑 7. 可與汽車提籃結合: 個人希望能和汽座提籃達到「無縫接軌」

最後,也根據這篇文章的建議,考量跟安全相關的重點: 1. 五點式安全帶: 根據美國的統計,跟嬰幼兒推車相關的意外裡,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繫安全帶! 所以這點是一定要的! 2. 安全、無毒材質: 寶寶在車上,除了會亂咬亂舔外,皮膚也會直接接觸到推車,所以希望能夠是讓人放心的推車材質。 3. 推車結構: 除了顛頗路面的小彈跳、小碰撞外,也希望推車放了東西後的重量能夠平均,不要「倒頭栽」!


嬰幼兒汽車座椅

Car Seat source: Chicco

而在汽座的部分,可以依照美國兒科協會(AAP))的指引來做選擇,該指引列出了以下幾點建議:

  1. 2 歲以下且身高體重在後向汽座限制內的嬰幼兒,應選擇 後向汽座(Rear-Facing))
  2. 2~8 歲且身高體重在前向汽座限制內,或2歲以下且身高體重超過後向汽座限制內的嬰幼兒,應選擇 前向汽座(Forward-Facing)
  3. 8 歲以上且身高不到 4'9" (約144公分),或身高體重超過前向汽座限制,應選擇 增高式汽座(Booster)
  4. 8 歲以上且身高超過 4'9" (約144公分),或身高體重超過增高式汽座限制,應選擇 三點式安全帶座位(Vehicle Seat Belt)
  5. 未滿 13 歲的兒童應坐在車子的 後座(Rear Seat)

再來是汽座的類型,分作: 1. 後向式/提籃

  • 如上述指引,2 歲前的嬰幼兒應坐後向汽座,而未滿 1 歲的新生兒更可選擇提籃汽座,讓寶寶較不受打擾。

2. 前向

  • 再大點的寶寶就要坐前向汽座,也是市面上常見的 0 ~ 7、1 ~ 12 等等成長型的汽座。

3. 增高式

  • 8 歲以上的寶寶,嗯…應該稱兒童,應坐在增高式汽座來配合其身高。

4. i-Size 這是歐洲在 2013 年公佈的新標準,台灣市面上好像還沒有符合這個標準的汽座,基本上有三點:

  • i-size seats are based on the child’s height rather than weight
  • i-size rearward-facing restraints are for babies up to 15 months old
  • side impact test

最後,汽座的安裝因前座有安全氣囊所致,皆在汽車的後座位置。至於後座側邊氣囊目前未證實對汽座有影響,細節可參見此討論串,而安裝的方法共有三種不同的標準來配合不同車種的汽車座椅: 1. 安全帶 指的是三點式安全帶,而非後座中間位子常見的兩點式安全帶。 家中老車目前只能選擇這一種規格,看過安裝影片,看起來也是穩穩的! 三點式3p
兩點式2p

2. ISOFIX 為座椅左右兩端固定的扣環,之前常見於歐系車但現在我看不管哪一系幾乎都有符合標準。 ISOFIXisopfix

3. Latch 為座椅上下兩端固定的扣環,常見於美系車,台灣國內的車輛好像很少看到這個標準。 LATCHlatch


所以到底要怎麼買

文章發布的這個當下,我也還沒決定。 只能說除了上面這麼多,最重要還有要看預算呀!

ref: